【1800公里的風土旅程|從葡萄藤的蝸牛到杯中的紅酒】
- Joy Tsai
- 7月2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7月20日
ENJOY漫遊學 × 法國自駕酒鄉觀察日記
這趟旅程,我們七人一車,自駕超過1800公里,從里昂出發,穿越火山高原,走進波爾多與勃艮第葡萄酒的心臟地帶。
🚙 這不是一場拍照打卡的旅程,而是一場「跟時間和土地對話」的慢旅行實驗。
每一次停留,彷彿都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風土課。
📍Château Balestard La Tonnelle|我們與蝸牛的初遇
這是一個令人屏息的畫面——每棵老藤上,密密麻麻地覆著小巧又規律的蝸牛殼,像一群不語的守護者,靜靜陪伴著葡萄成長。
我們後來才知道:這些有機酒莊,刻意不使用農藥,讓蝸牛、昆蟲、鳥類與微生物自然共生,創造出一座真正「會呼吸的葡萄園」。
那一刻我們理解了,什麼叫做「風土」——Terroir,不是講風景,是講共生。
📸 從一顆果實的誕生,到一杯紅酒的深邃
當天的照片裡,有枝頭上剛冒出芽點的葡萄、也有我們在酒莊中細細品飲的三款紅酒。
這種從土地到酒杯的旅程,不是知識導覽,而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沉浸——
🍷 每一滴紅酒,都來自時間與自然的合作,也來自一群願意放慢腳步的人,靜靜地等待它成熟。
🏰 這一路上,我們還走進了這些令人難忘的酒莊與瞬間:
🍇 Château Cantenac Brown|五個年份的垂直品飲,像翻閱一段酒的歷史🍇 Château des Laurets|羅斯柴爾德家族經營的聖艾美濃衛星產區代表🍇 Vosne-Romanée & Mercurey|勃艮第最迷人的紅酒村,櫻桃與礦石的餘韻令人迷醉🍇 Château Margaux|走進酒莊建築的靈魂,也走進葡萄酒文化的核心
🧭 而這趟旅程,最深的收穫不是酒,是「看見的能力」。
當你願意放慢,你會看到——不是只有教堂或博物館才值得駐足,一隻蝸牛、一次對話、甚至一張酒標的年份,都藏著故事。
🎞️ 它們提醒我們:
你還有時間,也還來得及,去感受生活裡的美。
旅行不是為了證明什麼,而是為了記得——我們可以選擇「怎麼活」。
這,就是 ENJOY漫遊學 想傳遞的熟齡旅學方式:不是旅遊型錄上的標準答案,而是每一位旅人親手書寫的、生活式旅行筆記。
📣 如果你也想體驗這樣的旅行方式,或對「熟齡×酒鄉×自駕」感興趣,歡迎留言:「我也想走進這樣的葡萄園生活🍷」未來我們將推出一系列共學共旅的實驗行程。
留言